乳糖不耐受,吃乳糖酶還是換無乳糖奶粉?
原創 木瓜課堂 張醫童話
![]()
乳糖不耐受在嬰兒期太常見了,很多孩子吃奶后就腹瀉,每天少則3-5次,多則5-8次,或每天10次以上也有,給很多家長造成困惑,娃娃是不是慢性腹瀉,為此,前面寫過文章:乳糖不耐受(具體看文章后面圖片鏈接),還是有很多家長咨詢到底怎么治療才好。
一、什么是乳糖不耐受
乳糖不耐受就是孩子小腸粘膜發育不成熟或受損,分泌的乳糖酶少了,這樣母乳或奶粉里的乳糖不能被分解消化,而乳糖又是高滲透壓,導致水分潴留腸道,造成滲透性腹瀉。乳糖不耐受有三種情況:原發性乳糖不耐受、繼發性乳糖不耐受、先天性乳糖不耐受。
原發性乳糖不耐受,乳糖酶在所有雙糖酶中成熟最晚,含量最低,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腸黏膜發育不成熟,乳糖酶活性偏低,發生原發性乳糖酶缺乏,多發于6個月內。
繼發性乳糖不耐受多由感染性腹瀉、腸胃炎癥等疾病以及手術等情況造成腸粘膜上皮細胞損傷,使乳糖酶活性降低,繼而引發乳糖不耐受。
先天性乳糖不耐受少見,但最麻煩,可能是基因缺陷吧。
二、乳糖不耐受癥狀
當乳糖酶活性不足時,乳糖因為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而滯留在腸腔內,促使腸道內容物滲透壓增高、體積增加,腸排空加快,使乳糖很快排到結腸并在結腸吸收水分,受細菌的作用發酵產氣,輕者癥狀不明顯,較重者可出現腹脹、腸鳴、排氣、腹痛、腹瀉等癥狀。
三、治療添加乳糖酶和換無乳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
寶寶出現乳糖不耐受后,一般情況下有兩種解決辦法:添加乳糖酶和換無乳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。究竟應該選擇哪一個呢?下面我們從兩種緩解方法的作用機制來看看吧。
1、添加乳糖酶
兩種添加法,一是添加到奶液中,二是飲奶前溫開水沖服。
第一種方式多數情況針對奶粉喂養的寶寶。乳糖酶加入奶液中后,將奶液中的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。這樣進入小腸內的半乳糖和葡萄糖可以直接被結腸利用,不會產生氣體。
第二種方式多數情況針對母乳喂養的寶寶。沖服乳糖酶之后,小腸內的乳糖酶含量增加,寶寶喝入母乳后,母乳中的乳糖在小腸內被乳糖酶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。
所以這兩種方式有著本質區別,第一種是在體外就將乳糖分解成小腸可利用的狀態,而第二種是增加小腸內乳糖酶的活性,在體內分解。
2、換無乳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
當寶寶乳糖不耐受時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寶寶不喝含乳糖的食物。所以轉無乳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是最簡單的方式。
無乳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由蔗糖、麥芽糊精、糊狀淀粉、葡萄糖等提供,所以,除了口感有點不一樣(有點甜、為什么甜,看下表),營養成分沒有區別,家長可以放心長期服用。
![]()
四、家長選擇不糾結
1、母乳寶寶+原發性乳糖不耐受
解決辦法:喝母乳前飲用乳糖酶。
喝母乳前飲用乳糖酶,幫助寶寶消化母乳中的乳糖,避免乳糖不耐受。隨著寶寶年齡增長,小腸內的乳糖酶會逐漸增加,寶寶的乳糖不耐受癥狀也會逐漸好轉。
注意事項:寶寶喝了一個月左右之后就應該嘗試減少乳糖酶的添加量,看看寶寶的癥狀是否有所緩解。
2、奶粉寶寶+原發性乳糖不耐受
解決辦法:選擇無乳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。
如果寶寶一出生就發生了乳糖不耐受,那建議寶寶食用以蔗糖、麥芽糊精為主要碳水化合物的無乳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。
注意事項:寶寶喝了一個月左右之后就應該嘗試轉奶,不過轉奶要一勺或半勺的轉,避免大量乳糖的攝入對寶寶腸胃造成進一步傷害。
3、繼發性乳糖不耐受
解決辦法:選擇無乳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。
所以當寶寶發生秋季腹瀉或由諾如病毒引起的腹瀉時,很容易造成乳糖酶丟失,加重腹瀉。這種情況下,建議寶媽給寶寶選擇無乳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,效果快,給寶寶提供快速恢復乳糖酶的機會。
注意事項:隨著疾病恢復,上皮細胞損傷逐漸修復,乳糖酶活性就能得到改善,所以建議在持續使用無乳糖奶粉2周后,再考慮轉奶,轉奶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循序漸進,隨時觀察寶寶有無腹瀉癥狀,來調整轉奶進度。
此外,如果寶寶不幸是先天性乳糖不耐受,則需要一直食用無乳糖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,到一歲時可以少量嘗試酸奶等奶制品,避免引起寶寶乳糖不耐受。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,均為采集網絡資源。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系本站刪除。
